研究动态
大国外交、亚欧动态与边疆安全 | 第三十八期
大国外交
习近平致电祝贺石破茂当选日本首相 李强向石破茂致贺电
2024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石破茂,祝贺他当选日本首相。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走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之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共识,全面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石破茂致贺电,表示双方应维护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加强友好、互信与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中俄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4年10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世界大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建交75年来,双方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中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成为两国关系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我同普京总统共同战略引领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显著,世代友好深入人心,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重要贡献。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俄关系发展,愿同普京总统一道努力,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牢牢把握双边关系前进的方向,不断拓展中俄全方位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两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普京表示,值此俄中建交75周年之际,谨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四分之三个世纪前,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迅速同新中国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俄中紧密、互利的关系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双方在政治、经贸、科技等各领域积极开展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高效协作,共同致力于构建公正的多极世界格局。我相信,双方将全面落实我同习近平主席会晤达成的一系列共识,进一步巩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欧亚大陆及全球安全稳定。(来源:外交部)
习近平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就中朝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4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习近平指出,75年前,中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75年来,两国在巩固人民政权、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加强交流合作、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在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事业中密切协作。中朝传统友谊历经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习近平强调,我高度重视中朝关系发展,近年来和金正恩总书记多次会晤并通过函电等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引领和推动中朝关系深化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下,中方愿同朝方一道,以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协调,深化友好交流合作,续写中朝传统友谊新篇章,共同推动两国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金正恩表示,75年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朝中友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75年来,两党两国秉持对自身事业正当性的坚定信念,战胜各种考验和挑战,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朝中友谊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朝鲜党和政府将按照新时代要求,为巩固和发展朝中友好合作关系继续作出努力。祝愿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来源:外交部)
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出席墨西哥总统权力交接仪式
2024年10月1日,应墨西哥政府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在墨西哥城出席墨西哥总统权力交接仪式。墨总统辛鲍姆在权力交接仪式后会见铁凝。铁凝向辛鲍姆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就墨西哥近日遭受风灾袭击表示慰问,表示近年来中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战略性、互补性、互利性不断凸显。中方愿同墨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做现代化道路上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和共同发展的好伙伴。辛鲍姆请铁凝转达她对习近平主席的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感谢习近平主席专程派特使出席墨总统权力交接仪式,表示墨中是守望相助的好伙伴,墨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进一步增进两国各领域友好交往,推动墨中关系实现更大发展。(来源:外交部)
亚欧动态
印度外长:不同意石破茂提出的“亚洲版北约”
据路透社10月1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1日表示,印度不同意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提出的建立“亚洲版北约”的愿景。报道称,苏杰生在华盛顿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一场活动中说,与日本不同,印度从来没有成为另一个国家的条约盟友。当被问及石破茂的愿景时,苏杰生说:“我们没有考虑那种战略架构。”他还说:“我们有……不同的历史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来源:参考消息)法国总理承诺削减公共支出并加强边境管控
法国新总理米歇尔·巴尼耶10月1日在国民议会发表演讲,全面阐述新政府总体政策。他宣布,政府将大力削减公共开支,加强边境管控,推动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安全等各领域发展。巴尼耶说,巨额公共债务给法国财政带来较大压力,本届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并在2029年进一步降至3%。巴尼耶强调,法国将继续坚定发展核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他还宣布,将法国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2%,上调时间从明年1月1日提前到今年11月1日。巴尼耶还说,法国现行的移民政策需要调整。他呼吁尽快落实《欧洲移民与难民庇护公约》,以通过欧盟外部的边境管控来更好地控制移民流动。他强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将效仿德国,在欧盟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本国边境的管控。 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5日任命资深右翼政治人物巴尼耶为新总理,并责成他组建新政府,结束法国罕见的超50天“无政府”状态。(来源:新华网)约旦警告:将全力应对威胁,“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战场”
据法新社安曼10月2日报道,在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领土且导弹经过约旦王国领空的第二天,约旦外交大臣埃伊曼·萨法迪警告以色列和伊朗,约旦将“全力应对任何威胁”。报道称,根据约旦外交部的一份声明,约旦外交大臣在与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的电话交谈中表示:“约旦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战场”。他补充说,约旦王国“将全力应对任何对其安全、稳定和公民安全的威胁”,并指出“约旦已将这一立场明确告知伊朗和以色列”。据报道,1日的袭击发生后,与以色列毗邻的约旦王国在空军和防空部队拦截了导弹和无人机后关闭了领空。据约旦内政部称,一些公民被坠落的碎片砸成轻伤。萨法迪强调:“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国际行动,在加沙和黎巴嫩实现立即和持久的停火,以结束这一危险的升级,这种升级正将该地区推向一场全面战争。”萨法迪警告说:“如果以色列将战争扩大到黎巴嫩,对该国发动地面进攻,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并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产生影响。”(来源:参考消息)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避免黎巴嫩爆发全面战争
联合国安理会2日就中东局势召开紧急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黎巴嫩局势令人担忧,绝对有必要避免爆发全面战争,否则将产生深远而毁灭性的后果。古特雷斯说,自去年10月以来,黎以边境“蓝线”地区交火的范围、深度和强度都有所扩大。自他一周前向安理会通报黎巴嫩局势以来,黎巴嫩局势变得越来越糟。黎巴嫩真主党和其他非国家武装团体与以色列国防军几乎每天都在交火,一再违反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古特雷斯说,自去年10月以来,黎以冲突已导致黎巴嫩1700多人丧生,已确认有34.6万多人流离失所,约12.8万人越境进入叙利亚。在以色列,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造成49人死亡、超过6万人流离失所。古特雷斯对伊朗1日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表示“强烈谴责”。他说,这些袭击无助于巴勒斯坦人民的事业或减轻他们的苦难。古特雷斯强调,近期事态发展表明,已经到了停止在黎巴嫩的敌对行动、切实采取行动全面执行安理会第1559号和第1701号决议、为实现持久和平的外交努力铺平道路的时候。他同时呼吁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向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提供有效人道主义援助,并“不可逆转地”推进“两国方案”。(来源:新华网)
不顾多方反对 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盟成员国
4日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进行投票。欧洲多方强烈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认为此举不利于提升欧洲车企竞争力,也无助于欧盟绿色转型目标,呼吁继续与中国磋商。欧盟委员会当天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与此同时,欧盟和中国继续努力寻求替代解决方案。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投票前表示,德国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必须继续和中国谈判。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4日表示,欧盟委员会不应引发贸易战,“我们需要协商解决方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4日表示,匈牙利反对欧盟加征关税的举措,这将损害欧盟自身竞争力。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表示,匈牙利就欧盟加征关税的提议投“坚决反对”票。芬兰在4日投票中选择弃权。芬兰外交部高级官员尤卡·库尔马指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中国政府的支持对欧盟造成实质性损害。斯洛文尼亚经济、旅游和体育部长马特亚日·汗表示反对加征关税,呼吁与中国展开更多切实合作。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4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远离全球合作的又一步”。投票后,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计划中的关税是错误的做法,不会提高欧洲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今天的投票对欧洲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致命信号。欧中需要迅速找到解决方案,以防止一场最终只有输家的贸易冲突。”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一位发言人表示:“惩罚性关税会长期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欧盟中国商会对这一投票结果深表失望,对欧方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商会在声明中强烈呼吁欧方审慎行事,推迟关税施行,避免双边贸易摩擦升级,共同维护中欧及全球绿色清洁领域的自由贸易和繁荣,以实际行动推动双方及全球应对气变的努力。(来源:新华网)
乌克兰危机
外媒:丹麦宣布向乌提供新军援据法新社9月29日报道,丹麦29日宣布向基辅提供13亿克朗(约合1.74亿欧元),帮助其武装自己,并建立丹麦-乌克兰国防工业中心。报道称,丹麦是乌克兰最坚定的盟友之一。据报道,丹麦国防部在一份公报中说:“由丹麦和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资助、乌克兰生产的武器装备将运往前线。”此外,另一份公报援引丹麦商务大臣莫滕·博斯科夫的话说:“战争不仅在战场上获胜,也在工业中获胜。”报道称,博斯科夫打算通过丹麦-乌克兰国防工业中心,更直接地发展新的合作伙伴关系。2月底,丹麦与乌克兰签署了一项为期十年的安全合作协议,德国、英国和法国此前也与乌克兰签署了类似协议。(来源:参考消息)乌军证实俄占领乌东部重镇据德新社基辅10月2日报道,乌克兰军队2日证实,俄罗斯已经占领了乌克兰东部城镇武赫列达尔。报道称,负责保卫该镇的乌克兰部队在“电报”社交平台上写道,高级指挥部下令撤退,以“挽救人员和军事装备”。1日,双方的军事观察员都报告称,俄罗斯军队已经占领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这座矿山城镇,但最初基辅官方没有确认这个消息。报道称,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武赫列达尔一直是重兵把守的前线地区。俄罗斯军队此前对武赫列达尔的数次进攻都没有成功,遭受重大损失。但俄罗斯部队设法绕过该镇的防御工事,最近几天威胁要包围该镇。报道认为,武赫列达尔被占领标志着乌克兰再遭挫折。今年夏天,由于人员和装备短缺,乌克兰已经丢掉了一系列村庄和小镇。(来源:参考消息)
北约新任秘书长首访基辅 乌总统抱怨西方“拖延”据法新社10月3日报道,北约新任秘书长马克·吕特在上任仅两天后于3日访问基辅,并重申了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报道称,这次访问正值乌克兰的困难时期,乌克兰军队在东部前线节节败退,兵力和武器匮乏。这些困难的一个迹象是:俄罗斯3日证实攻占了乌克兰东部的武赫列达尔,此地的激烈战斗此前持续了两年多。吕特表示:“我的首要任务和特权是推动(西方的)这种支持,以确保乌克兰取得胜利”。据报道,泽连斯基则对西方国家“拖延”向乌克兰交付远程导弹表示遗憾。泽连斯基说:“我们需要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武器,包括远程武器,而在我看来,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这方面已经拖延了。”他强调,他的任务还包括“说服”西方“击落”瞄准乌克兰的“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同时他说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来源:参考消息)
俄大使警告:美在铺设通往核冲突之路据塔斯社10月4日报道,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在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节目采访时说,美国政府或将作出的允许打击俄腹地的决定是在为核冲突铺路。安东诺夫强调:“有必要再次提醒的是,美国可能作出决定,鼓励乌克兰人用美国提供的远程导弹系统来攻打俄腹地。这不只是朝事态升级迈出的一大步,更是美国政府铺设的通往核冲突之路。”安东诺夫认为,俄罗斯应该竭尽所能避免核战争爆发,因为此类冲突没有赢家。他指出:“美国人想的是一切只会以在欧洲爆发的核冲突画上句号,或者范围甚至更小一些,仅局限于乌克兰境内,但是,无论他们怎么盘算,这都是不可能的,对事态如此发展承担责任的是各个决策中心,其中就包括这里(美国)。”(来源:参考消息)
中国边疆
新疆电网北疆环网建成 “内供五环网”主网架格局形成
10月1日,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新疆北疆环网正式建成,形成新疆“内供五环网”的主网架格局。该工程建成投运后,新疆北疆地区城渠断面送电能力由243万千瓦提升至420万千瓦,乌渠断面送电能力由100万千瓦提升至490万千瓦。该工程途经石油勘探区、国家级公益林、白杨河大峡谷等地带,还需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和电力线路,风险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国网新疆建设分公司第一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现场管控专责张星介绍,建设中,利用三维航拍图像信息技术,选取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设置张力场及牵引场。通过在山区架设34条索道,解决了7400余吨材料运输难题,确保山区段施工顺利推进。为确保线路跨越作业顺利进行,工程建设初期通过实地勘察,调整线路路径,选择最优跨越峡谷塔位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白杨河大峡谷自然景观的影响。同时,工程有一半以上塔基位于百口泉、玛依塔斯两大风区,此处全年最高风速达到每秒39米。“在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决铁塔在大风天气下螺栓滑移和松动的问题,项目使用了环槽铆钉技术。”张星说,这种技术使用专门的铆接工具,通过拉伸铆钉来实现牢固的金属连接,替代了传统螺栓。相比之下,环槽铆钉更能抵抗振动和松动,使用寿命更长,也不容易因为长期使用出现断裂。这项技术在新疆超特高压电网建设中属首次应用。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自治区重点工程,工程起于塔城750千伏变电站,止于乌苏750千伏变电站,线路途经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克拉玛依市等7个县市。线路全长631千米,新建铁塔1391基,于2022年9月开工,历时两年建成投运。工程投运后可满足阿勒泰、塔城和克拉玛依新能源大规模外送需要,提高塔城—五家渠断面、五家渠—乌北断面送电能力,同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当地能源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截至10月1日,新疆电网共有750千伏变电站28座,变电容量8300.4万千伏安,线路83条10652.054千米,形成天山东环网、乌昌都市圈环网和天山西环网、南疆环网、北疆环网五个750千伏环网,新疆电网正式建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及可靠性全面提高。(来源:新疆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单产多次创造纪录
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经过一代代兵团人艰苦奋斗,以农起家、屯垦戍边的兵团成为我国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兵团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产多次创造纪录。“百亩方平均亩产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002.88公斤。”近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兵团首次在沙化土地上实现了千亩连片“吨粮田”的突破。“这一成果对于大幅提高南疆地区的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段震宇介绍。通过高产攻关,在沙化土地实现玉米高产丰收是兵团持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2023年,兵团粮食总产增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亩均单产466.1公斤,玉米亩均单产782.6公斤,两项数据均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5%,节水覆盖率达到94.8%,高标准农田占耕地保有量的8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胡建国介绍,兵团已率先建成全国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熟高效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兵团近年来不断取得粮食单产提升的基础。今年7月,素有“兵团粮仓”之称的奇台农场再次获得新疆冬小麦单产纪录。第六师奇台农场种植户李登荣与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专家团队合作,取得了冬小麦小面积平均亩产873.22公斤的佳绩。“虽然没能打破去年的纪录,但依然是今年新疆的最高产纪录。”奇台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主任孙志远说。兵团还不断加强科技助农,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提升供种能力,新冬52号、石冬0358、新玉77号等高产优质抗倒伏小麦品种先后得到大面积推广。“特别是‘新冬52号’在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仍有增产潜力。”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战勇介绍。同时在玉米种植方面,得益于新疆优越的光热条件,经过农业专家的多年试验总结,新疆部分地区玉米亩均株数可达到9000株,远高于其他产区。孙志远告诉记者,依托密植技术、精心管理,奇台农场一些地块玉米亩产可以达到1500公斤。借助特殊的体制机制优势,兵团农业科研成果既能快速应用到大田种植,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也能迅速得以总结并复制推广。结合新疆实际,兵团形成了小麦“缩行增株主茎成穗”高产技术,高产玉米种植的“奇台农场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光热水肥利用效率,提高了粮食单产能力。政策引领方面,兵团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兵团党委农办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师、团、连各级主体责任。兵团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做好冬小麦“三化”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全面推广玉米“奇台农场模式”的通知》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大面积推广小麦“缩行增株主茎成穗”技术131.6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7%,推广玉米“奇台农场模式”195.59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61%。“去年我们以全国0.39%的种植面积,贡献了全国10.2%的总产增量。”胡建国说,未来兵团将继续发挥特殊体制优势,强化科技助农力度,优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方案,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来源:新华网)